先秦那个时候,年轻人结婚除了媒人说合之外,还可以自由恋爱。故事发生的时候,孔老二还没出世,“吃人的封建礼教”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当时的婚姻生活其实是多姿多彩的。(注1)

        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下,男男女女,放着音乐,出入于小树林里,徜徉在河岸、堤坝上,很浪漫、很自然的。先秦的青年男女们,在这样的浪漫情况下,可以自由恋爱(注2)

        数不近的哥哥不韦虽然没那么好命,让爷娘从小给他找个漂亮媳妇,但是,他的运气也不错,他通过“自由恋爱”找到了自己心爱的伴侣。(注3)

        娶媳妇进门,彩礼是必不可少的。前面讲过,宋国这个地方,攀比成风。娶媳妇、送彩礼,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彩礼越重,女家越觉得有面子。这个也可以理解,商人么,重利轻离别,越是市侩的人,越是计较,这似乎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当然,也不是说整个宋国人都是这个样子,至少数不近的老丈人家就还好——至少没有追求商品利益最大化,虽然他家要的彩礼对于数不近一家来说已经是灰常、灰常高了。话又说回来,谁叫你家没钱又要娶这么漂亮一个媳妇呢?

        不韦的对象叫叔子。这里的“叔子”是当时女人姓名的一种叫法,(注3)

        叔子也是个青春大妹子。那个时候的女人都要下地干农活,所以,大部分的女青年都是看起来很有活力。叔子虽然没有数不近的媳妇漂亮,但健康、阳光,不韦很满意。然而,在彩礼问题上,数不近一家彻底发愁了。上次数不近结婚,已经把家底掏空了,这次不韦要结婚,虽然人家没有狮子大张口,只要了二十匹布和粮食若干,但是也不少——至少对数不近一家来说是这样。之前数不近刚娶媳妇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说要挣回来,但是,一年过去了,这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他家最能干的,其实是他哥不韦,不韦是个农民,你别说当时了,你就说现在一个农民靠什么能迅速把钱挣回来?更何况,在宋国,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据摸金校尉研究,春秋那个时候的气候对人类并不友好,三年一小灾,七年一大灾。刚过去的这一年,数不近他们没碰到灾年都已经很不错了。今年打下的粮食也不是太多,虽然没有坐吃山空,但也没太多的余粮。

        老两口这下发愁了。粮食其实还好说,当农民的,虽然没钱,粮食不稀奇,地窖里还有一些,尽管那是预备留着灾年用的。要知道,他们祖上是宗周过来的。宗周的人对于农业十分在行,一向精打细算,对于未雨绸缪还是做得很好的。所以,虽然宋国的农业不咋地,但是数不近一家子,自打到了宋国后,从来没饿过肚子。数不近他爷估摸着,就算地窖里的粮食给个九成出去,加上今年的粮食,撑过明年一年是没问题的。而且,根据以往的经验,明年应该是丰收年。到时候,不行就多种两块地,把粮食早点弄回来。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二十匹布。(注4)

        哦,好像扯太多了。简单点说吧,那个时候,商品经济是真正的萌芽时代。市面上流通的标准货币都没有,可充当货币的“硬通货”很多。比如有,贝币、铜币、布匹、乌龟、斧子等等。所以,叔子家要的布匹,其实就是钱的一种。

        事实上,最后数不近他家老爷子卖了五十亩地才把钱凑齐。有人很奇怪,怎么需要卖这么多地。其实春秋早些时候,地不值钱,到处都是荒地,想种地自己开荒就行了。只有能种的好地才能卖得上价钱。后面战国时期,农业、水利、人口发展起来,地就贵得多了。

        老爷子算得很透彻,如果地卖少了,凑上地窖里的粮食,虽然是把眼前这关过去了,但是,万一明年老天爷要是折腾一下,这手里要是没点余粮,恐怕新过门的媳妇也留不住,所以,老人家咬咬牙,干脆一次到位。不得不说老爷子有魄力,不愧是帝都来的!

        这五十亩地,对数不近一家的冲击还是蛮大的。不韦还好,毕竟这娶媳妇的喜悦是大过天的。虽然他也心疼那五十亩地,但是他知道,眼前没有更好的法子,而且,说不好听话,不韦现在依然是他们家的顶梁柱,他自恃以后有能力再把这五十亩地给挣回来。(注5)

        这么多年来,数不近一家三个男丁,一共才有三百亩地,这还是祖上留下来的。如今不韦娶个媳妇就花了五十亩地,作为农家子弟,他们的心情可想而知。而且,他们也知道,不管是丰年还是荒年,这土地长期一直是看涨的,只不过是涨得多、还是涨得少而已,跌是跌不下来了。但是不卖地,他们又没法子,迈不过眼前这个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