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此话怎讲?”数不近睁大了懵懂的眼睛,假装听不懂。

        “哼!”季献冷哼一声,“你磨磨蹭蹭,一步三停留,现在都已经是申时过半了,我们离旅社还有一大半的路没走。你不在外面过夜,准备在哪里过夜?”

        数不近被季献给说愣住了,支支吾吾,似乎无言以对。这时,旁边的公子狙连忙过来打圆场,“季贤弟莫要着急,因为愚兄经常要到野地里捉狙(猴子),所以,这商丘以外的小路,我都熟悉。我知道前面有条小道,穿过去不消半个时辰可以到达旅社(备注2)。”公子狙信誓旦旦,拍着胸脯打包票。季献盯着公子狙看了半天,看得公子狙心里直发毛,心说,这家伙不会是觉察出点什么了吧?不过,最后季献还是没有说什么。

        三个人吃完干粮,又从皮袋里倒了点水出来喝。吃饱喝足后,三人按照公子狙的指引,离开大路,走了一条偏僻的小路。他们走的这种小路,只能走一辆车,它在古代有个专门的名字的叫“途畛”,这种路又窄又不平,不是很好走。数不近很少走这种路,一路颠沛流离,叫苦不迭,公子狙本来坐在牛车上,被颠得肚子疼,只能也是下来步行。季献倒是坦然自若,好像这种路正是他喜欢走的路一样。

        行不远处,数不近悄悄地把公子狙拉到一边问道:“狙兄,你的计划能行吗?”公子狙给他打气道:“没问题,再坚持一会儿,就快到了。”那个时候的车都是木头轮子,避震不是很好,数不近看到自家的车子在崎岖不平的山路颠的咯吱、咯吱响,到底还是很有些心疼。那个时候一辆牛车在哪家都是个大件,对数不近一家来说尤其如此,某种程度来说,他们家翻本的希望全都寄托在这部车上了。

        过了申时,太阳就偏西了。这个时候,猴子最喜欢出来嘚瑟。一阵山风吹来,凉飕飕的。从深山老林里不时传来猴子的叫声,公子狙听了欢喜得不得了,这是遇到本家了。公子狙的嘴里“吱吱”地叫个不停,以示回应。

        数不近此时已经被崎岖的山路折磨得非常烦躁了,见公子狙竟然还有闲情逸致在那里撩拨猴子,心中火起,半开玩笑半骂道:“真是‘老虎不在山,猴子称大王’,你在这里鬼叫、鬼叫的,来只老虎你就不能了。你在这里惹骚,等会儿母猴子把你掳走,我们可救不了你。”公子狙跑江湖惯了,满嘴跑炮,也笑着回骂道:“呀,呸,呸,呸!瞧你那乌鸦嘴,商丘这地方邪,说着王八就是鳖。你别瞎叨叨。”顿了一下,又笑道,“母猴子有什么了不起?在你等眼里,母猴子都是些畜生,在我眼里它们可都是天仙。告诉你,过我手的母猴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为这,公猴子还找我打架呢……”。公子狙越说越恶心,却把数不近逗得哈哈大笑,连背对着他们走在前面的季献,耳后根的肌肉明显向后拉动,显是偷偷地在笑呢。

        这气氛一搞轻松,人的步伐也跟着轻快好多,难走的山道似乎也平坦得多了。很快,他们来到了一处风景特别优美的地方。即使在两千多年轻,地球还是原生态的美的时候,这里的景色依然十分的迷人。

        数不近深深的吸了一口空气,赞叹道:“这里的空气闻起来都是甜的,比乌烟瘴气的城里,简直不知道强多少倍!”公子狙笑着冲数不尽伸了一下大拇指,说道:“好眼力!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别看这个地方不起眼。六百多年前,这个是个了不得的地方。”接着他拿手朝前一指,又说道,“你看那!”数不近顺着那个方向一看,竟然是一条挺宽的小溪。说是挺宽,但还算不上一条河。因为比较浅,河床上的鹅卵石清晰可见。数不近大声赞叹,这条小溪可以用“极美”来形容。只见这条小溪波光粼粼,一道夕阳从树林的缝隙中投来,映照的这条小溪五彩斑斓,雾霞氤氲,犹如一颗粉钻一样光彩夺目。最绝的是这条小溪从大山深处蜿蜒而来,那优美的S型身段,仿佛一个横躺在这里的仙子,让人想入非非。数不近大声叫好,连季献看了都微微点头。

        备注)

        1)时间,当时时间计算不是天干、地支,有人嫌我背景知识讲太多了。为了简化,本书都是天干、地支了。以后逐渐专注于把故事讲好。想听历史知识的老白抱歉了。

        2)这里简单讲一下旅社。大家不要以为旅社是现代事物,又被我穿越到了春秋那个时候。其实在中国有旅社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商朝,因为统治阶级注重商品交易,为了方便行商,以及邮政通讯,就由国家出资建立了旅社。商朝那个时候,旅社还是二十里一个,到了周朝就变成了三十里一个了。因为路变宽了,更平整了;车子也更新换代了,“发动机”换成更好的了——商朝那个时候除了用牛拉车以外,还用羊拉车。春秋以后,社会发展较快,旅社也开始有私营的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