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ang,Duang”一伙身穿军袍,手拿军棍的人,在櫨里挨家挨户喊话。

        “鄟公有令,大祝参巳神灵,得知此处妖邪甚多,不宜常主。凡櫨里子民,即刻前往他处。可由司里统一登记、注册,前往他乡落户。”

        “什么,怎么能这样?!”

        “鄟公是喝了迷魂汤了吗,还是他被鬼上了身?”

        “我的三百亩良田那……!”

        ……

        此令一出,櫨里的几十户人家立刻就纷乱了,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大部分人都是极力反对的,因为,櫨里虽小,但是,鄟国历史悠久,这里也是他们祖祖辈辈定居的地方,也不知道过了几百年,还是上千年。特别是那些种地的,有产业的,更不愿意离开。那些相当于祖产,可不是一代人积攒下来的。如今鄟公的一句话,就要让他们舍家弃业,背井离乡,他们当然不愿意。也有一小部分无所谓。因为这里地处荒僻,又靠近云惑山,仅仅靠打猎、采摘桑麻为生,的确活得很辛苦。有些人反应得快,麻利地跑到有司衙门那里登记,领了一块地,不管能得多少,好过那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但是,架不住城里来的大官——小祝和他带来的军卒不住地催促,舍不得走的,最后也得走。大部分都被小祝安插到其他乡里去了,剩下有几家实在难劝,就成了钉子户。

        鄟公在民间的口碑一向不错,没想到,这次鄟公不知怎的,竟然下了死命令。很快,一伙差役如狼似虎地拿着家伙来,不服就打。钉子户中的两户,因为反抗,男主人都被打伤了。其他人一看,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得含恨搬离。随之离去的,还有鄟公的一世英名。

        没过两天,小祝就带人来清理地盘,他惊奇地发现,在林子深处,竟然还藏了一户人家。

        这家是个大户,人挺多,有七八口人。小祝不悦,命人敲开了这家的大门,叫来了户主。户主是个六七十的老头,个不高,干瘦、干瘦的,但是,精神头很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