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起始于“贾后乱政”,老公爹司马炎把“炸药桶”怼瓷实了,贾南风淫笑着举起火把向“炸药桶”走了过去…

        前文我们讲过“八王之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晋武帝司马炎重病之时,遗诏汝南王司马亮(其叔)与太傅杨骏(外戚,太后之父)共同辅政晋惠帝,杨骏私改诏书为其单独辅政,从而独揽大权,提拔亲族。司马亮恐其加害,赴许昌避祸。贾南风不满杨氏擅权,密诏都督荆州的楚王司马玮带兵进京(今河南洛阳),挟惠帝下诏诛杀杨骏兄弟,其亲族、党羽被株连而死者达几千人。

        杨氏被灭后,汝南王司马亮与元老卫瓘共执朝政,楚王司马玮因协助贾南风政变有功被封为卫将军兼领京城禁军,汝南王司马亮与楚王司马玮这爷孙俩常有嫌隙,贾南风认为这爷孙俩都妨碍了自己专权,于是再一次挟惠帝手诏给楚王司马玮,令其率北军(禁军)诛杀了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然后又否认惠帝下过这道诏书,反而以擅杀大臣的罪名,又诛杀了楚王司马玮。自此贾南风完全掌握了晋王朝的大权。

        第一阶段历时三个月,以外戚杨氏灭族、八王死其二,贾南风独揽大权而告终。

        从元康元年(291年)至元康九年(299年)消停了八年,这八年史载“海内晏然、朝野宁静”,算是贾后彪悍人生唯一的闪光点了。

        第二阶段:

        贾南风掌权八年,社会比较平静。但她没有儿子,为了将来能当太后,又开始闹事。当时的太子司马遹乃才人谢玖所生,且与贾南风一向不和。元康九年(299年),贾南风欲杀太子。她找人用酒把太子灌醉,然后让太子照抄一篇事先写好要晋惠帝退位的文章。太子由于太醉,有一大半未抄完。贾后又亲自模拟其笔迹补完,呈送给惠帝。晋惠帝看了太子手书,要处死太子。贾后要惠帝马上执行,但因大臣张华劝阻,一直争论到傍晚仍未决定。贾后怕拖延下去对自己不利,于是先让晋惠帝下诏废除司马遹的太子地位,囚禁于洛阳郊外金墉城。

        赵王司马伦当时是太子太傅,常讨好贾南风,一向为贾南风所信任,掌握了守卫皇宫的禁军。太子被废时司马伦与孙秀等人密谋要诛杀贾后及其党羽。但孙秀害怕废太子司马遹聪明过人,若复位,将亲近贤人,孙秀等人必不受重用。孙秀更指出司马伦向来被认为是贾皇后一党,即使救了太子,太子也不会嘉赏他们,救太子是自取其祸。于是司马伦、孙秀等人决定先等一等,让贾南风先杀了太子再动手为太子报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