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五岁的福泽谕吉是家中的次子(棒极了!),他的父亲福泽百助是中津藩一名俸禄不过二十几石的下级藩士。但并不在中津奉公,全家早年间都生活在大阪。

        眼下这个年头,各藩都在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大坂和江户,设置“藏屋敷”,销售藩地生产的粮谷杂物。福泽百助受藩命,在大坂中津藩的“藏屋敷”,担任会计,也就是御算用人的工作。

        据说福泽百助虽是一个俸禄微薄的低级藩士,但却是一位廉洁自持、才学俊秀、德望颇高的汉学者。他最喜欢收藏中国的古书,恰巧在谕吉诞生那一天,得偿夙愿,购到了中国清代的上谕条例六十余册。晚上又逢麟儿出世,喜事重重,欢欣无比,于是给新生儿子取名“谕吉”。

        但不幸很快降临到这个和乐的家庭。当福泽谕吉十八个月大的时候,年仅四十五岁的父亲就因病亡故。三十三岁的母亲,不得不带五个孩子,回到了背离十数年之久的故乡中津。因为全家在大阪生活日久,于是说话语音都是大阪一样,让福泽谕吉说话也带上了大阪口音。

        因为父亲去世,原本那一份职禄就没有了,只剩下他哥哥继承的知行,这点知行,哪里养活得了一家六口。这也导致了福泽谕吉童年生活的非常贫困,仅仅只能饱腹而已。

        可日子穷点,这人的志气却没有穷。举个例子,福泽谕吉年幼时,帮母亲上街购买酒、油、酱油时,不像其他小士族的子弟用手巾遮掩头脸,在夜间出去购买。他不但不蒙面,腰间还带着两把刀,提着酒壶,白昼也昂然上街去买,而不以为耻。

        他认为一个人光明正大用自己的钱买东西,没有什么不应该,也没有什么羞辱可说。从这个小地方,或许可以窥见他日后倔强的精神。

        如今福泽谕吉也十五岁了,自然想着要学习上进,所以便跟着藩主的诸侯行列来了江户。但是他是家中次子,说白了其实并不在中津藩的士籍之中。他们福泽家的家名他哥哥继承了,如果他找不到需要过继嗣子的人家,那么他一旦成年,就会变成浪士。

        既是出于对西洋科学知识的向往,也是出于学习之后,能够得到欣赏重用,不至于变成浪人的目的,福泽谕吉就来到了江户,来到了眼前的洋学校。

        好啊!好啊!好啊!

        太好不过了,你要学习,忠右卫门安排你学习。你要出仕奉公,我直接给你知行一百石,甚至两百石也不是不行。反正按照幕府的规定,忠右卫门两千四百石的知行,就是需要招募几个家臣,将来打仗了服兵役的。

        “你不是中津藩的官派学生吧。”看室内在上课,忠右卫门不便打断,便站在外面和福泽谕吉随便聊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