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敌人务必一击毙命是以韩冰为首的一派意见。因为韩冰认为,既然是执行任务,那么一切就要以任务为重,务必要围绕这完成任务这个中心来行动。那么必然要排除一切干扰,如果要设伏,那就必须一击毙命,不能节外生枝,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出于人的反应、运气等很多不可控因素,为了避免出现敌人躲过陷阱和伏击的可能,防止意外发生,因此一定要怎么阴毒怎么来,力求杀伤性最大!这一派人很多,包括81号,129号全部都赞同。

        而没必要致死是王燚一派意见。王燚觉得,不管在什么级别的行动中,能不出人命最好,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刺激对方疯狂反扑,减少自己的伤亡;二来可以让对方分出更多的人手去照顾伤号,减少自己的战斗人员。不过王燚这一派人不多,就三个。

        韩冰举的例子就是越战侦察兵之间的对决,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抓活的越南特工,或者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就没有下死手。但事实证明,很多幸存的越军侦察兵往往会选择即刻反击,让我们损失了很多优秀的侦查员。

        当然也正是如此,后期我军的特种兵基本上都是出手不留活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威慑了越军,一线指战员普遍反映效果较好。

        王燚则说,先不说生命都是一样平等可贵这个道理,我们先看看美军的一些做法,他随后以美军反步兵地雷为例进行了反驳。王燚说美军的反步兵地雷其实就是这个理念:不杀你,但是伤你,让你失去战斗力的同时还让几个队员去救你。这样整个小队的战斗力都下降了,这比你单杀他一个队员更有意义。

        韩冰随即对王燚的理念进行了批驳,他说王燚这是无谓的仁慈,俩军对垒重在气势,务必摧枯拉朽的压倒一切,不能留后手,要免去后顾之忧,防止幸存的敌人打黑枪,所以务必一击毙命,我们的老传统所谓对敌人要像冬天般的残忍就是这个意思。

        俩边谁也不能说服谁,韩冰问王燚如果在行动中有战友因为王燚的仁慈受了伤或者牺牲了,王燚能不能担起责任,会不会有愧疚。

        这个问题王燚没法回答,但王燚马上反问韩冰,杀人的感觉是不是很好,大家如果都是这样,每天晚上会不会做噩梦?那些被杀掉的敌人的队员,选择仇恨而更加激烈反抗带来的战伤甚至死亡,这个账最后又要算到最的头上?

        俩人谁也不服,最后俩人吵了起来。

        然后一堆人吵了起来,最后又一起要狗獾裁决谁对谁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