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子龙穿越来到明朝前,明朝后期有一个“怪现象”——任何国家加强对私人经济活动控制的政策,任何国家试图增加工商业税收的行为。

        都必然遭到他们在朝廷的利益代言人——东林党和其它党的坚决一致的抵制排斥。

        “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几乎成了他们无往而不胜的理论法宝。

        “农本商末”在他们那里的意思,仅仅是你国家要打,就只能打农业的主意。你要增加农业赋税,可以商量,你如果想要增加工商业税收,那就休想!

        “不言利,只言义”,那都是对国家政府,对皇帝说的话。意思是你政府,你皇帝只要说说义就可以了,来说利就不好,就不光彩!

        通过“廷击”、“红丸”、“移宫”三案的精彩演出,东林党终于在万历死后,第一次把持了朝政。

        现在,朱子龙好不容易把东林党打的四分五裂,让他们没有以前那么大的势力了。

        其它党的官员,则还不成大气候,想用不能与民争利来当借口,这怎么可能会让你们成功?

        有种就来呀,你和我讲道理,我就和你律,你和我律,老子就和你讲刀枪。反正就是秀才撞见兵,有理没理,都不听。

        不怕死的,就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