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重德慎刑的主张可以说是被中国后世历朝政府所遵循的国家管理思想,也是儒家礼法兼治思想的起源。

        皇帝大张旗鼓的要两位学士在东宫为太子讲述这篇文章,其意思不言自明,这是皇帝真的要为国储君,开始培养太子处理国事了。

        孔子要求为政以德。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为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孟子沿着这一思想继续前进并强调礼治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了施仁政于民的主张。

        他说: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假日休其孝悌忠信,入以事父兄,出以事其上,可使制梃以挞楚之尖甲利兵矣!

        王华不愧是大学士,在领域钻研了数十年,他引经据典,将一篇文章深入浅出讲解的头头是道。

        就连皇帝也被他的见解所吸引了。

        等到王学士将这篇文章的大致意思将明白以后,再也李阁老结合实际经验阐述各种治国思想的利弊。

        从历朝国家管理思想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基本上是采纳了礼、法兼治的主张。

        即自汉以后各朝,均以儒家《六经》作为立法的依据。导致了历朝历代只能组建成一个礼法兼治的国家,而不可能成为一个纯粹法制的国家。

        “我大明朝以仁孝治国,做皇帝只求任人唯贤,做事问心无愧就可以了,只要勤于政事,多听贤臣的意见,大明必将国泰民安,国力蒸蒸日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