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份开始,为保证南非方向的空中力量,驼峰航线就没获得过飞机补充,现在那里的飞机可能不到100余架,运力不足,很难保障作战需求既没法把囤积的物资运到中国去,也没法把足够的中国士兵运出来。”

        “立即加强!日本人不会给我们太多的准备时间。”罗斯福着急了,“肯尼亚撤退行动即将告一段落,接下去兵力和装备分配重心应该转移,迅速从西海岸调运一批飞机和物资去印度,速度要快。”

        马歇尔不放心地问:“这么做时间来得及么?”

        金上将立即盘算起来:“从西海岸运物资到印度大概要2个月,日本从地中海回本土大概也是两个月,然后他们再集结部队出发进攻,至少还得加两个月这就是四个月,日本如果要进攻,大约不会早于10月份。当然也不排除日本人冒险只把物资运送到新加坡,然后以新加坡为基地进行兵力调度,这样进攻准备时间能压缩到3个月,9月份初进攻的话,我们很可能会来不及。”

        “先从澳大利亚抽调物资和飞机去印度……”罗斯福拍板道,“有多少就抽调多少,从澳大利亚抽走的部分等待西海岸补给,这样有利于节约时间。”

        尼米兹很想反对,但最后为了顾全大局又表示同意。

        “必须要通知丘吉尔首相可能出现的后果。”罗斯福用阴阳怪气的口吻说道,“一旦印度丢失,不管大英帝国今后怎么样,他恐怕会有大麻烦……”

        赫尔心领神会,虽然他不觉得英国人能抽调出什么力量来。当然,他同样也不认为日本能在攻略印度上取得什么重大成果一旦日本得意忘形地再次拉长战线,很可能是战争全面转折的开始。

        “密切关注联合舰队去向,如果确信他们返回国内,将6月下旬即将服役的兰利号(独立级)也调给太平洋舰队。”罗斯福交代道,“日本人很可能要发动新的进攻,我们必须针对性强化力量。”

        这个表态让尼米兹松了口气,再加一艘独立级的话,太平洋舰队基本上就恢复到了中途岛战役前的实力。

        紧急会议一直从傍晚时分开到深夜12点,总算就肯尼亚后续行动、增援南非、强化太平洋与印度地区防御等重大问题达成了一致。这些筋疲力尽的参联会高层并不清楚,就在他们拖着疲惫之躯散会时,几十万美国家庭却偷偷摸摸聚集在收音机前聆听“欧洲之声”,整点新闻过后正好是一段士兵独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