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描述的对象却不是他。

        此时正襟危坐,并且随时准备向公爵大人发难的,是内阁首相和各部尚书,尤其是财政部尚书,这件事皇帝陛下已经不再管了,军方能够争取下来,就在每个步兵营设一个枪炮哨,这样一个步兵旅就是四十八挺机枪,加上旅属炮兵营和骑兵侦察哨,一个步兵旅将至少装备近六十挺机枪,这个比例放到二战都是列强级别,虽然二战时候类似明军步兵旅的日军混成旅团机枪总数要多,但他们一大半是轻机枪,真要算重机枪还没明军新编制多呢!

        不过细算起来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他没有轻机枪,这样一些轻机枪能解决的,就必须得动用重机枪了。

        而这个比例的最大问题,无非也就是工业实力,目前大明的工业实力的确支撑不了,尤其是受硝酸产量限制,新式发射药产量不够,支撑不了这些专门吞子弹的怪物们,另外铜的产量也不够,不过这个编制只是初步的计划而已,真要完成这样的编制得需要多年时间,那时候只要他的铁路修通,大量硝石从鄯善源源不断运来,硝酸产量能够满足需求了,也就基本差不多了。

        至于铜,这个无非就是增加产能而已,在技术上没什么太大需要革新的,这时候大明无论转炉炼铜还是湿法炼铜,从古老的熔炼到最新高科技的电解都有。

        只要铜的产量够了,硝酸和炸药的产量够了,大规模换装新式铜壳子弹也就没问题了,而且他的四式步枪目前依旧是黑火药子弹,不需要额外在占用一部分无烟药的产能,实际上马克沁也可以使用黑火药弹,不过这东西要用很多年的,没必要多此一举搞黑火药版,而且那东西硝烟太大了,步枪打多了都容易遮挡住士兵视线,更何况一分钟喷几百颗子弹的机枪,估计打不了一分钟射手就被烟呛死了。

        所以明军的机枪起步就是无烟药。

        当然内阁不同意也无所谓。

        这时候的大明,也不在乎少点新式武器,实际上就现在明军也是碾压式的,无论那些士兵手中任何一种武器,拿到欧洲都是高高在上的,哪怕是骑兵手中的马刀。

        马刀怎么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