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只为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那一票眼巴巴跟着自己,想要过上好日子的庄户们,石磊就许进不许退。只有一路向前,哪怕披荆斩棘,也要杀出一条血路来才行。

        除非有一天,石磊有那个资本,可以主动的后退了为止。

        这第二届的武举人比试,肯定要比贞观元年的那一次,规模来的还要宏大的多。

        那时候天下初定,大家都才刚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对大唐还缺乏真正的向心力,对这个新出现的武举,更是没什么概念,未来不确定的东西太多了。

        而且以大唐这个信息传递速度,还有大家赶路的速度,那些真正的高手们收到信,下定决心想要来长安参加比试的时候,说不定就已经发现日子早就过了。得,干脆继续在山旮旯里窝着吧。

        到了现在就大不一样了,这第一届比武的状元苏定方,如今已经身居中郎将的高位。其他那些有过上佳表现的,发展的也都不错,甚至不会比很多世家子弟的晋升速度稍慢了。

        有这些榜样在,大家就明白这武举比试,确实是很好的进身之阶。甚至对很多没背景,没人脉的普通人家子弟来说,都可以算得上是终南捷径了。

        尤其是在石磊的提议下,在这一届的武举人比试之中有上佳表现的,都能得到一个“天子亲军”的称号,也就是说都是皇帝李二的亲信手下,甚至要经过李二的亲自训话,差不多以他的学生自居的,这就更是让那些有着“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志向的人们向往了。

        而且经过这几年的酝酿和传播,如今武举的名声已经打了出去,这和第一届时匆匆上马的概况,自然又大有不同。

        能收到和该收到信的,基本都已经得到信了,报名参加比试的人,简直不要太多,和第一届时的场面,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再加上李二还专门要求,各个地方的军队,也要提供有水平的手下军士前来参赛,省的有被压在当地郁郁不得志的军中好手。

        综合了这么多有利的因素,所以可以预见的,这一届的比试,规模扩大的绝对不是一点半点,石磊的压力真不是一般的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