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百姓来说,这是难得一见的这么大场面。有闲人在人群中弄见识,说起各高官、知府的仪仗里面的一些名堂、规矩。但对官员而言,今天这个场合,有些严肃。

        即便所有人的预期都是:钦差大人大概只是宣布调查户部粮案的权责。但心里有底的人只是少数。

        临近上午十点左右,钦差的船只抵达码头。几名随员和锦衣卫下船穿着七官袍的宁儒出现在船头。约四十岁的年纪,风姿出众,颇具汉使威仪。

        正在等候的官员们渐渐的安静下来。陈高郎和邓鸿两人,一一武,越众而去,上前迎着钦差宁儒。

        前排是一张张熟悉的脸:卫弘、张经纬、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山长张安博、户部侍郎伍藏、吏部侍郎巴平、工部侍郎皮经业、刑部、兵部的侍郎。金陵知府贾雨村、新任体仁院总裁魏总裁。国子监祭酒温佑等人。

        贾环以士子的身份站在队伍中,目睹着这一切。身边站着的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二李良吉、丁昂等人。贾环不算是金陵本地的士子。但以贾环的名气,参与这样的场合,当然不会被士林排斥。而金陵城中的流言:他与宁龙江私交极好,更令刚才等候时不少精英士子过来交谈几句,打听情况。

        国朝承平一百五十年,正是科举盛世。但凡是豪强地主,家中必须要有读书人才能保得住家业。找贾环打听情况的很多士子家中就参与了操纵金陵粮价。

        贾环一身蓝色直裰,头戴四方平定巾,踩着青缎粉底靴。静静的站着。与所有人的预期不同,他认为现在是翻开所有的底牌,决战的时刻。

        没有什么千百回合的“打斗”。只有一拳。来决定最终的结果。

        改做的事情,他已经做了。一个多月的悲愤、痛苦、谋划、斗争,在此时做一个了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