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官的脸色明显有好转,振奋的道:“天子驳回何朔的人选,于我而言,大为有利。”

        宋郎中沉吟一会,建议道:“天官老大人,下官以为是否等到明年京察之后再入阁为好?”

        国朝六年一京察。京官,四品以上,上疏自陈,由天子亲定任免;五品以下京官,由吏部考察。七品的科道言官恰恰都在京察的范围内。所以,京察的旗号通常很高大上,其中的奥妙概括起来是八个字: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再概括一下:党同伐异。

        想想看,朝廷廷议就四五十人有资格,科道占了多少人?十三道掌道御史,六科都给事中。所以,京察的份量,可想而知。雍治十五年春,便是京察的年份。

        宋天官摇摇头,“天子倚重何朔治国,明年京察,起不了什么作用。我叫你们二人来,是有事情交代。”

        天子“敲打”何朔,倒是让他心中安定下来:他不会被罢官。宰辅大学士如果和吏部尚书关系融洽,该疑虑的,就当是天子了。这种组合威力太大。

        如何拿下这个大学士位置,每个人的方法不同。他有他的办法。

        夜色之中,不同的轿子正在各处流动。所谓暗潮汹涌,最可怕之处,不在于嘴面上的流言,而在于官员们暗中串联。

        国朝的政治,基本都是暗箱操作。谋于众者,很难成事。不吵成一锅粥,就算是好局面。

        京城西,南安郡王府上,在夜色中灯火通明,尽显郡王府的气派。酒戏已经开场,很是热闹。

        顺亲王傍晚时便来到南安郡王府上,吃了几杯酒,找着机会与南安郡王在房间中密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