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原本是整齐、精致的住宅区,名叫善水坊。但城破时,被胡骑夷为平地。带头烧杀的人,便是拔野古孝德。只是此时,他的心情和当日踏破哈密时,大为不同。

        拔野古孝德带着三万拔野古部的骑兵前往敦煌偷袭,又有吐谷浑近万胡骑为前驱。但仓皇撤退时,只有带了约三四千人回到哈密。此时,城东善水坊这里,只有拔野古孝德自己的部族亲卫约两百人,以及吐谷浑名王伏重的部族约一千多人。

        夜晚时分,帐内很温暖。

        年约十六岁的拔野古孝德,狠狠的咬着烤羊肉,眼中的光芒幽幽。案几前的烈酒,一口未动。

        足见此人的心性。

        陪着吃酒的是吐谷浑名王伏重。比之当日在敦煌城南的驿馆中间贾环,他仿佛衰老了许多。一张方脸上,神情灰败。带着大头长裙帽,一边饮酒,一边劝道:“孝德将军,非是小王以己度人。此次战败,必须要有人负责。谁负责?你兵权被收。这是先兆啊!”

        打仗,他不行。但是当了一辈子的首领,揣摩人心、利益他还是很在行的。

        而他是跟着拔野古孝德来到哈密。拔野古孝德若被杀,他的结局恐怕好不到哪里去。

        拔野古孝德神情微变,大口的吃肉,仿佛很饿。这是他在逃亡漠北时养成的习惯:饿怕了。在做重大决定之前,他一定要吃饱。看似不经意的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伏重脸上闪过一丝狠戾的神色,不自觉的压低声音道:“孝德将军,此战之罪,在主帅土门王爷。你当联络诸将,共商大事!”收缴拔野古孝德兵权的,正是拔野古土门。仔细品味,再结合城内的暗流、传言。这是刀架在脖子上了。必须死中求生。

        拔野古孝德一声讥笑,道:“你当王叔在军中的威望都是假的吗?这件事,只要一个人的支持就行。同罗部的大将婆实。”

        伏重一脸的愕然,“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