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堂外,悬挂着一副“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的对联。而其中“愧”字少了一点,“民”字倒多了一点。范进端详着对联甚觉有趣,不知是何典故。倒是与他一路走进来的徐维志道:

        “这对联是那位死掉的赖知县写的,据说他说过,要对百姓少一点愧,而多关注小民一点,所以就这么写了。这人啊……不错,可惜啊。”他叹了口气,颇有些唏嘘。

        穿过二堂,便是内宅。而在内宅之外也挂着一副匾额,写着“清慎堂”字样。在匾额两边也挂着一副对联。““治赋有常经勿施小恩忘大体,驭官无制法但存公道去私情”。

        这下连范进都有些感慨了,“这位赖县令看来不是个无能之人,倒像个循吏。如果他能按对联上说的做,就不是个无能之辈。”

        “是啊。若真是无能之辈,张江陵怎么会把他放到上元来。上元是首县,能被派到这来的,就没几个是真没本事的。但是有本事没用,你还得有运气,老赖就是时运不济外加自己心思太窄。退思,其实不说他,你也是一样。张江陵这事办的不地道,你对他闺女天高地厚,他怎么把你发配到这了?放地方官,苏州杭州哪不能去?再不去扬州巡一任盐,搞他几万两银子花,哪一个缺分不比上元好?十世不善,上元知县,这里不是看你有多少本事的,而是看造化。老赖造化不行,心路也窄,最后一根索子了事。退思你倒是不至于那样,但是自己也得想开点,这做官不是考功名,别总想着花团锦簇尽善尽美,只要大面过得去就完了。说起来老赖即使心太高了,要是真愿意做个酒囊饭袋无能之辈,倒也未必就死。完不成课,无非是罢官,总归是没有的掉脑袋的罪过。他啊,就死在要强上了,你千万不可学他。”

        两人谈论着已经走进内宅,月亮门洞内,徐六在那里不知站了多久。一见他们进来,盈盈下拜,先喊了兄长,后喊了姐夫。范进只觉得徐六这做派像极了等候丈夫回来的大妇,说不出的别扭。

        徐维志也皱着眉道:“小妹你这就不成话了,我还在前面找你呢,你怎么不言不语跑到内宅来了?你一个大姑娘家,总往人内宅跑,名声不好……”

        徐六在范进面前乖巧可爱,总是个小女生样子,在兄长面前却半点也不惧怕,回敬道:“我如今是出家人,肉身不过皮囊,并无男女之分。哪里又不能去?再说,姐夫又不是外人,到姐夫的内宅里并无打紧。”

        “出家人你个鬼!小小年纪,不好好在家做女红,一心想着当尼姑是什么道理?赶紧找人嫁了,出个什么家!”

        “我说过了,我这辈子谁也不嫁,你若是逼我嫁人,我就落发!”

        范进连忙打着圆场,不让两兄妹吵起来,王雪箫自是能哄人的。连忙上前哄着徐六,将她请到一边,范进则将徐维志请到上房落座。又自行囊里取了一个小包袱出来,打开来,便露出里面装订好的几本书。交给徐维志道:“小公爷,这是范某的一点心意,多半是合小公爷心思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