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升为国子监祭酒。充任《神宗实录》副总裁。崇祯三年,他与温T仁一同晋升为东阁大学士,参与朝政。

        不久,又加少傅衔,进建极殿。曾出任会试主考官,号称得人。晋少师、中极殿大学士,六年十二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七年二月晋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吴宗达本来应为为人正直故而受到温T仁排挤,五月份就打算辞官回乡了,谁知道峰回路转,温T仁莫名其妙的就没了。

        这样一圈下来,他作为吏部尚书太子少师,反而成为了实际的内阁第一人。

        后来原本以为内阁争端,崇祯会派一个得力的人担任吏部尚书,入阁为首辅,没想到最后确是杨嗣昌这个兵部的后起之秀得了便宜。

        吴宗达稳稳的在内阁首辅座了两个月,PGU刚暖热,又听说孙承宗入京了,原本以为自己又要挪窝。

        谁知道孙承宗在京城就绕了一圈,直接跑去宣大修长城去了。

        吏部历来号称是六部之首,吴宗达又主持过会试,当个首辅完全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崇祯也就默认了这个安排。

        这次候恂又出事了,那内阁只剩下三个人了,实际上的首辅吴宗达,明嘉善魏塘镇人钱士升为礼部大学士,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还有就是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张至发,这样一来,内阁中张至发为齐党,杨嗣昌为楚党,另外两人中有一人跟东林有关。而孙承宗又是北直隶人。

        崇祯尽量避免了东林一家独大,这样一来各方相互掣肘之下,皇权才华更加稳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