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喜走后,朱慈烺再次看下一个文件,这个是一个查抄造假币作坊的案子,这个作坊原本是造‘花钱’的作坊。

        因为和造币的工艺相近,很容易就转产假币,所以皇明银行上折子请求取缔‘花钱’作坊,免得再有后来者学习。

        ‘花钱’就是一种民间的玩钱,自汉代开始就有,到了大明的时候这种铸钱种类繁多。

        民间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等都喜欢铸此类花钱。

        又多见于寺庙道观铸钱开光。百姓花钱兑换求吉利保佑,其中“吉语钱”是比较普遍的一类花钱。主要以“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天下太平”等吉语。

        取缔花钱作坊看似不会有啥大影响,按照皇明银行的观点,百姓没有吉钱可以以其他物品代替。

        但是要是一直有人以铸花钱为名,私铸假币,若是铜币还好,若是假金银币,对百姓危害太大。

        朱慈烺沉吟了半响没有下定论,一刀切固然能解决问题,但是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呢?

        民间有此需求,本身人家铸造吉语钱又不违法,多少人赖此为生,突然禁绝,多少百姓因此失业。

        官府总喜欢出这样的馊主意!为了不让摆摊夜市等影响道路通行,干脆不让摆摊。

        政令一出多少百姓因此失去生计,这些官员稳坐大堂是不用风刮日晒,可是他们确不想想百姓但凡有点办法谁又愿意顶风冒雪的在街头叫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