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在关内生活久了,就会觉得天下就应该跟大明关内一样,实际上幸福感这种东西是需要比较的。

        平时大家都有水喝的时候,没有人觉得能喝到水是幸福,如果是在沙漠中,大家都没有水喝,其中有一个人有水喝,那这个有水的就是幸福。

        如果大家都能衣食无忧,那么没有人觉得有吃有喝多幸福,但是当身边或者周围有人吃不上饭还在温饱线上徘徊的时候,这种吃饱穿暖就是幸福。

        人的欲望是无线的,你永远无法拉平,这个世界注定会有坏有好,有人坐在高楼大厦里窗明几净,也要有人在煤窑里掏下水道。

        你给关外提供好的生活,就要给关内提供更好的,要不然大明还有什么向心力?公民的身份还怎么珍贵?

        追求平等从来都不是帝制应该考虑的事情,都平等了,那朱慈烺这个皇上还怎么好贵?就算朱慈烺因为有大功有大威望受到敬重,那么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

        朱慈烺从打算确立长子继承制的时候就愿意接受子孙的平庸,但是百姓,内阁,军部,锦衣卫等等他们能不能接受皇帝的平庸呢?

        所以从各方面来讲朱慈烺都没有理由去推动什么天下大同,这个就像后世的丑国一样,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信奉丑国优先?甚至到他们的顶层建筑都要搞丑国优先,显得整个丑国跟没有一个好人似的。

        实际上就不应该抱有幻想,这种制度本身就是他们吸引世界人才,吸引世界财富的手段,只有这种对比才能增长百姓幸福感,他们的国家才能称霸世界。

        所以粮食产量高的时候制造酒精,减少粮食种植,牛奶卖不掉倒河里,粮食烂在地里,当柴火烧了也不给那些贫困国家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