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意思,乾文帝纵观自已的几位皇子,就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为了大乾的江山计,如果他百年之后,或是出现了意外,皇位便交由仁德、才干兼备的宗正唐青河。

        圣旨一念,大臣们是面色不一,但又有一个相同的特点,脸上都充满着疑惑。

        说是皇帝对几位皇子不满,这倒可以理解,也算是勉强可以说的过去。不然的话,岂不是早就立太子了吗?但因为几位皇子能力不足,便不立他们,改立宗正唐青河为新任皇帝,这就太扯了。

        先不说唐青河可是乾文帝唐青山的兄长,年纪比皇帝还要大,怎么可能去当继承人,按照正常的理论,要找不是应该找一个年轻的吗?

        就说皇帝不满几位皇子是事实,但何时看到皇帝与宗正亲近过了。双方可是互相看不顺眼的,打死几位大臣也不会相信乾文帝会立下这般的传位诏书。

        “尹平呀,把诏书给几位大臣们好好看看,看看这是不是前皇帝亲书之笔。”唐青河这一刻不无显摆般的说着。他相信前狄公主,相信这份诏书的笔迹足以以假乱真。

        诏书被送了下去,从几位大臣的手中一一划过。而但凡见过之人都是一脸的凝重。要说这笔迹的确像极了乾文帝的,但也仅仅就是像而已,除非是脑袋被驴给踢坏了,不然的话,谁会相信这一切是真的。想来无非就是找人模仿的罢了。

        唯一能够证明的,就是宗正在这件事情上费了一些的心思而已。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的是皇帝去了哪。

        众人中,做为百官之首的范师通一步上前提出了这个问题。

        “唉。”唐青河一声重重的叹息,一脸十分惋惜的模样说道:“实不瞒众位爱卿,皇帝已然是故去了,他是被襄王引诱所杀。你们来时的路上一定见到一场大火吧,那就是襄王所放,具体之事戴爱卿,还是由你来说吧。”

        “诺,陛下。”戴沐白终于有了表现之地,先向着唐青河恭敬的行礼,接着转过身向着几位重臣诉说了乾文帝遇难之事。

        按着戴沐白的说法,襄王突然回京,然后就约见了乾文帝。考虑着家丑不可外扬,皇帝决定私下处理这件事情,便出了宫去了襄王指定的小院。戴沐白带着天子卫也一路随行保护,只是在院外被拦了下来。只有太监总管严福一并跟了进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