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此之前淮源始终未能置县,正式的官方机构还是淮源巡检司,巡检使却非邓珪,而是从邓州调来的唐继尧。

        邓珪虽说清剿桐柏山匪乱有功,除了散官衔提了两级、得了一些赏银外,实际并没能在唐州或路司得到更为重要的任务,一年前是淮源巡检使任满之后,调回京西南路都部署司任职。

        唐继尧的年纪与邓珪相仿,履历也相仿,武举出身,进入军中任职,曾在京西南路驻泊禁军之中任指挥,又在好几处巡检寨轮流任巡检使。

        唐继尧是新调过来的,与桐柏山众人没有什么故旧之情,好在晋龙泉调到县里任统领县刀弓手的都将,徐武江得以接替晋龙泉担任巡检司乡营都将,实际掌握了巡检司内部的话语权。

        不仅乡营之中都是当初参与剿匪的老卒,大姓宗族势力在桐柏山匪乱之后也进行了大洗牌,徐家、唐家、晋家变得更为团结,仲和虽然没有随徐怀他们北上,志在考取功名,但乡司有什么事,也都是与徐武

        江保持一致。

        唐继尧也不是初生牛犊,他与刚到淮源任职的邓珪一样,巡检司但凡有什么事情,都推到徐武江头上,他也乐得在淮源熬年资,等任期到了便调换他地。

        徐怀既然已到淮源,当时没有时间赶去鹿台寨与族人叙旧,而是与王举、徐武江、徐武坤、苏老常、郑屠、范雍等人直接踩冰过河,进入淮源城,赶去见唐继尧。

        “莽虎回来了!”

        徐怀与徐武江还没有进城,淮源就轰动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