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抚台大人三思而后行啊……”

        众县令纷纷起身,大礼拜下,只求闻巡抚能收回成命,不要再一意孤行地坚持这等不切实际的政令了。

        “咳咳,抚台大人,下官也觉着此事有待商榷,这政令好下,可诸位县令委实难以执行啊。”终于,自进厅后一直沉默不语的几名金陵官员也跟着附和了起来,不光是文官这么说,两名武将也是同样意思,认为现在一切都当以抚民安民为主,其他之事都可暂抛一边。

        这许多人一同劝说,让闻铭的脸色唰的就是一变,当即拍案道:“你们道这是本官的意思吗?这是朝廷的意思,是政事堂于半月前命人加急送到我手上的!本官已然有所变通,因担心事情难办,所以只找了你们这二十个受灾不算太重的县进行尝试。怎么,你们这是要抗命吗?”

        他一把朝廷给推出来,众县令顿时说不出反对的话来了。李凌的眉头皱得更深,显然闻铭是不会在这等事情上说谎的,可朝廷……陆相他们又怎会做出这等只会把江南逼得更乱的决定来呢?

        即便不提水患,光是这一场动-乱兵灾,都足以让朝廷减免江南税赋以为安民手段了,哪有反其道而行之的道理?陆缜等朝中重臣的能力李凌早就见识过了,他们是不会如此糊涂的。

        心思转动间,李凌也顾不上什么上下尊卑了,稍稍欠身道:“抚台大人,可否让下官看一看朝廷的政令呢?下官绝无怀疑您的意思,只是……”

        “可以。”不等李凌再作进一步的解释,闻铭便一点头,随着他的示意,身边一名差吏就把一份书文递了给他。李凌接过,快速浏览,上边无论遣词作文,还是最后留下的那些印玺签名,都证明了这确实是真正的朝廷政令,是通过政事堂盖章确认的,有着绝对合法性的命令。

        这么一来,李凌心中的疑虑就更重了,怎会这样?陆相,皇帝怎就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难道大越朝廷今年真就流年不利,到处遭灾,以至于国库空虚,必须从江南获取相当的钱粮才能维持局面吗?

        不,这是不可能的,这段日子的邸报他都有看,可没发现除了江南之外还有别处地方遭逢灾荒。如此,其中必然另有隐情,问题在哪里?

        李凌再度仔细看过整篇书文,片刻后,双眉一挑,已察觉到了文章中所隐含的意思了,脸上的疑惑也渐渐消散,并将书文重新交了回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