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随着皇帝一摆手:“诸卿平身。”他们才缓缓起身,李凌身在其中,这时忍不住又看了眼前方的孙璧,后者似有所觉,也朝他看来,两人目光稍作交换,便又迅速分开。

        这当口,皇帝已开始宣讲:“朕自先帝大行后在此皇位上已有三十五年,深知位国之君多有艰难,故多年来,无一刻敢有放松。也幸赖多年来朝中有着诸多忠臣干吏辅佐于朕,才使我大越天下长治久安,有此太平景象……”

        一番忆过去,展将来后,皇帝才把目光落到自己那几个儿子身上:“然则,朕终究是年老了,纵然再不放心,总有去见列祖列宗的时候。这今后我大越之天下,还是要交由年轻一代去有所作为。

        “朕如今有子十二,成年者八人,他们或许不是个个皆有经世之才,然则朕既为父为君,自当让他们为我大越社稷尽一分自己的力量。今有皇七子孙璧,年岁渐长,为人老成,又曾有功于朝廷,特于今日,册封其为英郡王!”

        伴随着这话出口,旁边早有准备好的太监把几个硕大华贵的托盘托举过顶,送到了略有些怔忡的孙璧面前:“请王爷受封。”

        孙璧到底是经过风浪的,虽然有些失神,但很快就恢复过来,赶紧先下跪拜谢,在父皇点头让他起来后,才接过了最左手边的那个托盘,那上头正放着英王的印玺、皇册以及一条象征身份的玉带。

        至于其他几个托盘,一个上头放着一顶双梁高冠,一个上放着一袭同样黑色,上绣四条龙的王爵袍服,还有其他一些赏赐之物。在皇帝的示意下,孙璧便带了那些太监避入一旁的偏殿,更换衣冠。

        按大越的规制,臣子朝会时所戴的冠帽便分作三阶,分别是单梁、双梁和三梁。单梁冠只要是入朝为官的都能戴,而双梁冠则得是绯袍以上的高官或有爵位者才能戴了。至于三梁冠,却是真正的身份象征,只有宰执、亲王或太子才会有资格佩戴。

        得封郡王的孙璧只能戴双梁冠,与太子间的差距还是相当之大的,也就和已经没落的永王差不多。

        但即便如此,在他穿戴齐整,气宇轩昂地出来时,还是被不少兄弟用嫉恨的目光盯了片刻。直到太子首先上前恭贺,大家才按规矩,来了一出兄友弟恭般的表现。只是这其中,有一人还是神色阴沉,看着孙璧,恨不能咬他几口。

        然后又是冗长的庆典什么的,所有人都在皇宫里盘桓了两个多时辰,直到日头偏西,今日的庆典才算彻底终结,所有人都带着一肚子的心思,离开皇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