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大幸答应一声,也就陪着李凌去了座落在衙门旁边的那座巨大的库房。这边库房的防御要比三司衙门还要周密,足有好几百持矛提弓的禁军将士值守,而且非得有本衙门的手令或是腰牌者才能进到第一道大门处,不然就会被就地拿下,甚至格杀当场。

        所以哪怕现在来的是李凌这个所有人都认得的本衙主官,那为首的军官还是严格执行要求,先让他们拿出腰牌来查验无误后才被放行。如此认牌不认人,正是三司衙门办事认真的一大体现,也是李凌一早就定下的规矩。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十多名本衙书吏,作为主官的李凌,以及早升作四品大员的项大幸现在自不可能真自己动手去翻查粮食银钱了,也就在旁边作个监督而已,真正办事的,还是得靠这些下属书吏。

        在穿过三道依旧防御严密的门户后,他们才终于来到了一处布有数个阔大库房的巨大院子中。自有在此看守的官员上前见礼,得知李凌他们的来意后,又将他们引到了左手边的几处库房:“大人,这儿几座库房便是收的蜀中与江南的粮食场所,那边则是放的银钱。”

        “唔。”李凌点点头,“钱粮都清点过了吗?”

        “清点了一遍,看着应该无误。”

        “走,去随便看看。”李凌也不客气,当即来到一座库房前,自有人为他开门,露出里边堆积如山的粮食包来。李凌的目光在这些粮袋上来回扫视了一圈,这才指着其中一袋:“那边放的是什么?”

        “回大人,是麦粒。”

        “取出来看看。”

        这些都是寻常收粮后抽查的常规套路了,自然有下属应命而上,拿出一个头上带尖的竹筒,唰一下直插入袋面半截,再往下一动,有人取过盆子一接,金灿灿的麦粒就流入盆中,看着成色,显然是新收的粮食了。

        在接过盆子看了几眼后,李凌点头,又指着另一边角落里中间位置的粮食袋子,又说了刚才一样的话。

        如是者,抽查了足有五六袋粮食,李凌才满意点头,离开了这一间粮仓,转而又去了下一间囤放了江南粮食的库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