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苦思苦想,袁世凯脑洞大开。借口防列强从海路趁虚而入,派少量人马前往,以保存实力为第一要务。

        于是,他奏称京师为天下根本,亟应提一旅之师,星夜奔驰待命阙下,但山东“为南北咽喉,海疆重地,而威海、胶澳,英、德逼处……包藏祸心,伺隙以动……今日复有直境盐山,庆云匪徒窜入武定各属,尤赖兵队随时弹压。……且东省铁路正在创办,其所经胶州、高密、昌邑等处人心浮动,尤赖兵队随时弹压。若将所部悉数开拔,恐东省内乱即起,而外患得以乘之。……不得已,凑集三千人,派孙金彪统带进京。”

        听到袁世凯制造的山东的紧张情势,清政府觉得山东海防也很重要,三千兵马也不解决什么问题,就令袁世凯停止派兵进京。

        三千人已经出发,不过不是冯国璋带领的袁世凯的嫡系部队,而是他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

        还好这支队伍走得不快赶紧派快马追回。

        北京的慈禧连续二天召开御前会议,商讨与外国开战事宜。

        事情明摆着,甲午战争,一个小小的日本,都没打过人家,又割地又赔款的。这才几年呀!有什么能力和那么多的世界强国同时开战?

        只要脑袋没进水,这个时务总是可以识得。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如何选择。

        光绪皇帝和吏部侍郎许景澄是坚决反对开战的。

        但这时候的清廷,已经被载漪等脑袋进水的人把持。他们什么也不信,什么话也听不进去,就相信义和团的神功附体和刀枪不入。

        见慈禧太后有些犹豫,载漪拿出了早就伪造好了的外国人给清廷的照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