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只是抱着宣统小皇帝呜呜大哭,会议无结果而散。同样的会议十八日接着开,同样是没有结果。

        当晚,良弼、溥伟、铁良等人纠集了几十个人到庆王府,攻击和围攻奕劻。主要也想做奕劻的工作,因为奕劻在皇族宗亲中影响力较大。

        但是,不管这些人怎么样的威胁和恐吓,奕劻就是主张不变。

        他坚持说“你们这些毛孩子懂什么,胡喊瞎叫有用吗?大清就亡在你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不明事理的人手里。整天排斥汉人,光靠我们满人能管好这么大个国家吗?国家都走到这一步了,我不知道维护祖宗的基业吗?大清退位对我和我这一家有什么好处。你觉得你们这是为我们这个家族好,其实你们这是害我们大家。你们说袁世凯这不好。那不对,我也不反对,但是,现在能帮我们的,还就是袁世凯。非得让大家和你们一块去死吗?你们省省吧,听一句老人言吧!”

        奕劻这一番入情入理的话,没能打动这些个极端和狂热分子。这些人趁势发起组织了宗社党,并大肆展开活动。

        良弼,满洲镶黄旗人,清末大臣、宗社党首领,清太祖努尔哈赤幼弟贝勒巴雅喇八世孙。祖上原系宗室,顺治年间七世祖巩阿岱(贝子拜音图之弟)依附睿亲王多尔衮。故被削爵、幽禁、黜宗室,直到嘉庆四年始命复宗籍,赐红带子。

        早年丧父,与母亲杭阿坦氏相依为命,从小接受正统的忠孝伦尚教育,侍母极孝。

        作为皇室后辈,良弼没有八旗子弟的腐朽气质,更没有逗鸟遛狗的爱好。他曾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回国后,入练兵处,旋充陆军部军学司监督副使、司长。禁卫军成立,任第一协统领兼镶白旗都统。

        良弼刚正傲骨,素有大志,以知兵而为清末旗员翘楚。不但是旗人中“崭新的军事人才,而且才情卓越”,参与了清末一系列振武图强的军事活动,“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良弼皆主其谋”。尤注意延揽军事人才,举凡吴禄贞、哈汉章、沈尚谦、卢静远、章递骏、陈其采、冯耿光、蒋百里等无不延纳,与铁良等被称为清季干将。

        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良弼既反对起用袁世凯,又反对革命,冀图“以立宪弥革命,图救大局”。

        一月十九日,宗社党发布宣言,主张罢黜袁世凯,组建“战时皇族内阁”,由铁良任总司令,组织忠于清室的军队与革命军决战。

        此时,良弼的禁卫军协都统一职虽已被冯国璋接替,但在禁卫军中仍广有人脉,铁良更是久历行伍,在军中的影响大约仅次于袁世凯,因此宗社党声势不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