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长任上近一年后,在用人问题初步得以解决,校内的学术风气基本确定后,他便下决心整顿学校的风纪。

        病重需要下重药,蔡元培整顿学校的风纪出的重拳是发起组织北大“进德会”。

        1918年1月19日,《北京大学日刊》发表了蔡元培的撰写的《北京大学进德会旨趣书》。

        蔡元培在文中言道:“……今人恒言:西方尚公德,而东方尚私德;又以为能尽公德,则私德之出入,不足措意,是误会也。吾人既为社会之一分子,分子之,不能无影响于全体。如疾症然,其传染之广,往往出人意表。昔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司马迁曰:“夏之亡也以妹喜,殷之亡也以妲己。”子反湎于酒,而楚军以败;拿破仑惑于色,而普鲁士之军国主义以萌。

        “私德不修,祸及社会,诸如此类,不可胜数。又如吾国五六年来,政治界、实业界之,达于极端。而祸变纷乘,浸至亡国者,宁非由于少数当局骄奢淫佚之余,不得已而出奇策以自救,遂不惜以国家为牺牲与?《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勿以小恶为无伤而为之。’鄙人二十年前,鉴于吾国谈社会主义者之因以自便,名为提倡,实增阻力,因言‘惟于交际之间一介不苟者,夫然后可以言共产;又惟男女之间一毫不苟者,夫然后可以言废婚姻。’正此意也……

        “民国元年,汪精卫诸君,发起进德会于上海。会员别为三等:持不赌、不嫖、不娶妾三戒者,为甲等会员;加以不作官吏、不吸烟、不饮酒三戒,为乙等员;又加以不作议员、不食肉,为丙等会员。当时论者颇以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二条为疑。然题名入会为甲等会员者踵相接矣。未几,鄙人以事由海道北行,同行者三十余人,李、汪二君亦与焉。舟中或提议进德会事,自李、汪二君外,同行者率皆当时之官吏若议员,群以官吏、议员两戒为不便,乃去此两戒,别组一会,即以同舟之三十余人为发起人,而宋遯初君提议名为“六不会”,众赞成之。

        “又同时发起一“社会改良会”,所揭著者凡三十六条,第一曰不狎妓,第二曰不置婢妾,第十九曰不赌博,第二十九条曰戒除伤生耗财之嗜好,犹六不会意也。其后为政潮所激荡,“六不会”若“社会改良会”之发起人,次第星散,未及进行;而进德会之新分子,则间见于上海之报纸焉……”

        随后,校方向师生们散发了参加“进德会”的志愿书,一时间,一股“进德”之风迅速吹拂在北大校园之中。

        蔡元培发起组织“进德会”的理念是:“吾人既为社会之一分子,分子之,不能无影响于全体,如疾疫然。其传染之广,往往出人意表”。“私德不修,祸及社会”。要努力“进德”,以与社会之浊流作斗争。

        蔡元培将“进德会”的等第分为三种:

        甲种会员:不嫖,不赌,不纳妾。三戒。

        乙种会员:不嫖,不赌,不纳妾,不做官吏,不做议员。五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