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话,让奉天殿内大臣都很费解。

        但正如大臣们担心的那样,杨廷和致仕后,皇帝要施行什么政策、用什么人,很难再干涉,现在连一向脾气火爆的刑部尚书林俊都已致仕,一下子连个出来矫正皇帝过失的官员都没有了。

        蒋冕刚继任首辅,甚至可以说都不算是正式的首辅,毕竟杨廷和还没离京。

        这会儿蒋冕居然在皇帝的威压后,选择了默认唐寅进入翰林院,这让更多大臣心怀不满。

        退朝后,很多大臣往蒋冕那边聚拢过去,也有大臣往孙交身边凑。

        现在文官集团明显形成了两大派系,各自都有领军人物。

        「蒋阁老,您说这叫什么事?陛下用人如此随意,一个举人出身且没什么官场经验的人,都能直接入翰林院了?这叫天下士子怎么想?还有陛下所说的什么劫数,算几个意思?难道朝廷用人,也要跟个人命数牵扯上关系?那以后是不是用人前,还要先找人算算其生辰八字?」

        大臣不但不满皇帝安排举人出身的唐寅进翰林院,更不满皇帝当众说出那番有关唐寅命数的言辞,却没有想过,正因为唐寅被皇帝强行塞进翰林院之事,快速冲淡了他们对杨廷和致仕的关心。

        这也不怪今日列席朝会的文臣。

        其实多数人心里都明白,杨廷和不可能长久留在首辅位置上,就算他劳苦功高,大明的官场体系也讲究个轮换机制,总是你一人一言九鼎,不但皇帝厌恶,很多大臣也心生忌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