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开国功臣仅剩九位,基本都被留在了南京。

        靖难功臣有三十余位,是如今京城勋贵的主要来源。

        还剩下十余位,是仁宗,宣宗以及今上所封的勋贵,这部分人数不少,但是大都被外派到各地,镇守一方。

        在很多文臣的刻意引导下,很多百姓都觉得,勋贵就是拿着朝廷的俸禄,抱着世袭罔替的荣光,天天干欺压百姓之事的朝廷蛀虫。

        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作为武臣当中的顶级力量,勋贵在大明的武臣体系当中极为重要。

        抛开远离政治中心的开国勋贵不谈,以朱祁钰的眼光来看,剩下的勋贵大约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资历深的,一种是资历浅的。

        前者以靖难勋贵为代表,资历深厚,父祖曾斩将夺旗,为大明立下无数军功,在军中实力威望很高,又因为封爵年久,常年与其他勋贵联姻,关系网盘根错节,势力颇大。

        这一类勋贵,朱祁钰更愿意称他们为京师勋贵。

        因为他们的基本盘,就是在京师当中,他们的主要作用,是负责军队的管理事务,五军都督府的大多数掌事官,都从他们当中选拔而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