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钧见得近两百个岷山弟子一窝蜂地跑去了左边,只剩一个汉子孤身站在右侧,神情愤怒地叫道“你们都忘了掌门的好?”

        见无人应答,他怒极反笑,“好!你们便在这跟着小仙长学仙家手段吧,我姓余的自去江湖里厮混。”

        自知此人是个耿直性子,罗钧也不为难他,只开口说道“人各有造化,你不愿随我学法便赶紧离开,莫在这里吼叫。”

        那姓余看了罗钧一眼,终是爱惜性命未敢说出些个什么不中听的话来,咬了咬牙就要转身往山下去。

        便在这时,有三人寻山路朝岷山剑派地界行来,当中一人更是遥遥唤道“那装神弄鬼的童子,你绒毛脱便来岷山山撒野,却道天下只有你一人懂得仙家法术么?”

        ?罗钧侧头瞧过一眼去,笑道“我先前还想这剑派立得也太平静了些,如今便有祭剑之人把头送来了。”

        那当先走来的一人,身着月白吞云袍,在外又套了一件遮掩双肩、后背的道坎,黑发被一个三指宽的镂金环束成髻子,脚下是黑纱黑皮造就的一双高墙履。只见他姿如翩鸿漫步踱来,腰间佩玉“锵锵”作响,加上眉清目秀的一张俊朗脸,真个是仪容不凡。

        跟在这美男子身后的两人却都是童子,打扮得平平无奇,皆都穿着一领灰白道袍,头上是铁簪扎成的牛鼻髻,脚下是二十枚大钱一双的葛布虎头履,腰间也无甚么美玉点缀,只各自挂着一枚小巧的青皮葫芦。

        见得远处山峰有数道光华向所在处射来,不多时便到了地头,各自收了法术显出身形来,分是二僧、一尼、一俗、二道,共计六人。

        ?一个身着大红袈裟的胖和尚当先上前一步,朝罗钧施了个合适礼,言道“贫僧乃是禅宗一脉岷山文殊寺主持,法号‘了一’。方才在禅师参经时,听得真人传音万里,说是要在岷山立教,便特地循声赶来道贺。来得匆忙,未带贺礼,还望勿怪。”

        罗钧闻言,心中笑骂道“甚么‘传音万里’!我叫破喉咙也传不得那么远去。这大和尚却是个会做人的,难怪能当了主持。”学着寺庙里那泥胎佛像的微笑宝相,罗钧嘴角挑起,应道“了一法师能来观礼我便心喜得紧了;日后有暇定会到贵寺回访一遭,向你请教些禅宗经义。”

        ?其余五人见罗钧颇好说话,便也要上前见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