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逝,光阴如梭,转眼间,1568年的夏末即将到来。

        “事情筹备的怎么样了。”

        抬眼望向何永定的身影,身为九华山凌烟阁的五长老,也是这片山谷的管事,他被责令督办所有储粮事宜。

        “第一茬的番薯已经运往山外,第二茬的货物正在收割当中。”

        半年多的时间,山谷中总共开垦良田八百余亩,除了五百亩的水田外,还有三百亩的山坡地带。

        从二月份至今,到今年五月下旬,第一茬的番薯已经收获成功,整整九十万斤的番薯,通过王方所建立的渠道,转送到县城周边的各个村落当中。

        这其中杨家兄弟,也就是王方三婶的几名兄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没办法,现在王方身边可用的人手实在太少,假如没有外力帮忙的话,无论如何都不能将货物运送出去。

        “总共建立了八个分销渠道,召集了周边各个村落两百余人的销售散户,帮我们一起分销。”

        分销渠道,销售散户,以及分销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王方强加给场中众人,其实明朝的商户之间,已经有了这样的名称和概念,只是各地的俗语叫法不同,听起来格外别扭,故而被王方强硬下令,改变它的称呼习惯。

        “其中三个渠道,由杨家兄弟负责,剩下的五个渠道,由我们自己负责,每个销售地点,储存了超过十万斤的储量,一旦开始销售,三天内,可以占据县城的大街小巷。

        另外,四月份订制的烤炉,也在生产当中,迄今为止,已经有了八十口的储备,等到我们分销开始,可以达到一百一十口的储量。”

        烤炉,也就是大铁桶,类似于后世的汽油罐子,这玩意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几乎只要跟铁匠铺一说,就可以仿造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