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在文会的最后,陈纪大声将整篇赋文读出,将那些唧唧喳喳的质疑声彻底给压了下去。

        杨彪是个实诚人,绝不会胡乱夸奖人,能让他说出才高五斗之考语,那想必是高顺真的才华横溢到令杨彪都赞服不已的地步。可是文人都是有心气和傲气的,在没见识过《洛神赋》原文之前,即使是从杨彪口中说出的褒奖,也不能让他们彻底信服。

        不错,从《阿房宫赋》就能看出,高顺的才能非凡,但不管怎么样,也不至于说他拥有普天下一半之才吧!

        这就是在场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而当陈纪将《洛神赋》全篇念完后,再也没有人敢对高顺非议什么。即使他们仍然觉得这个“才高五斗”的评价过于夸大,但也不会自取其辱,对此发表什么意见。

        毕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和高顺的差距,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哪怕少数确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们的才学,在这篇美绝华绝的《洛神赋》面前,也都黯然失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