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年的春天,不管是朱厚熜,还是王岳,都是繁忙的。首先,天子在南郊祭祀天地,前后忙活了好多天。

        九边又传来警讯,蒙古人试图入寇,好在规模不大,调遣边军兵力,足够应付。

        随后辽东发生饥荒,朱厚熜命令王岳为赈灾钦使,携带二十万两,前往辽东,代表天子,赈济灾民。

        凑巧的是,今年又是大比之年。

        去年唐伯虎夺得恩科状元的盛况,还历历在目,今年又有数以千计的士子,摩拳擦掌,想要蟾宫折桂,一举得中,好跻身大明的士人阶层。

        在一片热火朝天之中,唯一感到失落的,恐怕就是浙江的士子了。作为一个科举强省,浙江的学子素来都是状元的热门人选。

        今科也不例外。

        来自浙江慈溪的姚涞被寄予厚望,好几位翰林都点评过他的文章,甚至以同僚之礼对待。要知道今年是没有馆选的。能进翰林院,就表示这位至少有前三甲的实力。

        面对着无数人羡慕仰望,这位大才子丝毫高兴不起来,他接连拒绝了好几个人文会,把自己关在客栈里,无精打采,意兴阑珊。

        “家乡父老,尚在水深火热之中,战火荼毒,刀锋杀戮,日夜不安,血染海沙我辈却在京城饮酒欢歌,安享荣华富贵,这酒如何吃得下去”姚涞唉声叹气。

        对面的年轻人正是姚涞的同乡,也是才名颇高,此人叫吴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