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赵恒笑了,笑罢道你这人真怪啊,哪一个读书人不是十年寒窗苦读,盼着一朝金榜高中啊,而你却是来应景走过场的,那你的书岂不白读了么。

        李应龙暗道,干皮奶奶的,我读过什么书啊,啊,不对,我读过书的,但那是在一千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读的书,而且还是大学本科生呢。但一千年后读的书拿到一千年前的大宋朝也不管用啊,大宋朝的科举可不考什么数理化,他们考的是八股文,而且还得用繁体字来写,我去,我哪会写呀,现在我就是一文盲。再说了,我这身份根本就是假的,冒名顶替的,人家是十年寒窗苦读,我却是一个只会砍点柴禾去卖的樵夫。

        但他嘴上却道本公子一是对做官不感兴趣;二是也实在是没读过多少书。有人曾形容一种人是志大才疏,而我比这种人还差,是无志才也疏。我此次来参加京试,那完全是我那岳丈搞出来的。

        嘴上那么说,心中却不由暗道,呢吗干皮奶奶,他也不是我的岳丈,我也根本就没有什么岳丈,这又是一笔糊涂帐。

        想着,他继续道我岳丈向我提出了个要求,要想娶他的女儿,就必须考上什么进士,否则免谈,不然他就把他的宝贝女儿嫁给那个在洛阳的狗屁小王爷,我原本就不想娶他的女儿,这样一来不正好解脱了么,可他女儿不干了,说非我不嫁,我不娶她,她就自杀。我去,呢吗干皮奶奶的,我总不能为了这么点事闹出人命来吧。于是我就只好硬着头皮来啦,我知道我是一定考不上的,我要能考上那才出了鬼呢。不过我考啦,参加啦,考上考不上可就不是我的事了,那是由朝庭的主考官们决定的,所以呀,我也就名正言顺的可以不娶他女儿啦,哈哈哈------这可真是个好办法,应个景就走人,我聪明吧。

        赵恒却一点儿没笑,只是用一种很奇怪的眼光看着他,就似看一头怪物。

        见状,李应龙还以为赵恒没有听明白呢,于是道赵公子,我是不是讲的太乱你没听明白啊?

        闻言,赵恒点了一下头道是有点儿没听明白,不过大部分是听明白了,一句话,你是抱着根本考不上的想法来走过场应景儿的是不是?

        闻言,李应龙笑道对,对,就是这么回事。

        赵恒笑了,但笑的很有意味,笑罢思索了一下后突然问道对了,李公子刚才说的那个洛阳赵小王爷是怎么一回事啊?

        李应龙道我也不知赵小王爷是怎么一回事,我只知他家住在洛阳,很富有,很有权势,他爹好象很厉害,能帮我岳丈复什么官,噢,我忘说了,我岳丈以前做过官,是什么尚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