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为其难,曹铄接受了刘三刀、邢道荣、潘凤这三个部曲。

        接下来,阿才与他们分别在竹简上签字,约定好每月的工钱,算是签了半个卖身契。

        在曹铄的授意下,阿彩还额外发给了他们一批巨款,让他们分别回家,安顿好家中老小。

        东汉虽然没有什么成文的用人合同,总归还是有契约精神的。

        当然,曹铄巴不得他们没有契约精神,得了钱,携款私逃。这样,最起码省心!也能提早的看清楚他们的为人。

        若真是回来了,证明人品还不错,虽然这三个兄弟…是自大了些,自我感觉良好了些,没有自知之明了一些,总归嘛,多少还是可以将就着用一下的。

        毕竟距离黄巾起义,还有那么两、三年,指望着亲爹曹操这个时候就能够统军作战,战无不胜?或者,指望着这个时间点的曹氏、夏侯氏中的一干猛将,提起长枪就能够奋勇杀敌,显然是不靠谱的…他们还需要成长,需要磨练。

        这可不是游戏,更不是数据,历史上一个个名将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是需要千百场战斗磨砺的,比如,如果说陈留起兵时,曹营的第一战将夏侯惇的武力值能达到九十,那么现在…充其量也就是五、六十的样子。

        当然了,曹铄从古籍的研究中,也是知道一些提高战斗力的方法,比如陌刀对骑兵的克制;比如诸葛连弩的理论;再比如,玄甲战骑的阵型。

        可总归,曹铄不是练家子,也没办法在武艺上给曹氏、夏侯氏的这一群战将指导,别真把他们教歪了,反而得不尝失。

        这么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