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再看,张伯英这样大的军事行动根本没有陛下的授意,因而他没刘平叔那种底气,要是再跟着刘平叔和韩世忠跑去郾城,就有些随人而舞的意味了。

        这令他比较难受,张某何时做过这样的事!

        张伯英是皇帝卫帅,重要性还稍微的强过了那两人,但陛下这回偏偏对他一句话都没有,更比不上陛下对刘平叔的“言少意多”!

        张伯英喝着酒,想到了流蹿到临安南方的戚方残部,这是该他张伯英考虑的。

        他来的匆匆,只在临安城南留了两千人,如果贼众乘虚进扰临安,惊扰了陛下便是张伯英的失职。

        张伯英恰恰不敢提出这个问题来,刘平叔一直说张伯英才是带着陛下的面授机宜赶来的,如果张伯英说什么临安剿匪,这岂不矛盾了!

        如果一声不吭随着他们去郾城,俨然又是跑龙套,同样的兴师动众,将来陛下会怎么看张某?张某何曾做过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张伯英说,“两位,汴梁大捷了,该报予陛下知道哇!”

        刘平叔递给张伯英一叠草稿,“捷报早都送走了,伯英兄你看看吧。”

        张伯英有些不悦,汴梁收复了,报捷这么大的事你们也瞒着我,三路大军共同来的汴梁,捷报却是你一个人来写!

        但他接过底稿来看了一遍,脸上便谦虚起来,“这这……刘世兄你做的欠妥了!怎能将这么多的溢美之辞都堆砌到在下的身上来,韩世兄,你怎么也不阻止一下!”

        刘光世道,“刘某惭愧!若无陛下之鞭策,也就没有刘某的豪州汴梁之行,如果没有伯英兄先下彭城、再马不停蹄赶至汴梁增援,刘某的战略决心也不会这么坚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