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代汉献帝主持狩猎仪式,扬声道:“陛下自从登基,受尽磨难,先是被董贼掌控,后是被李郭二贼挟持,狼狈逃出长安,险些丧命。我曹操世代忠于大汉,一直想着报效朝廷,所以不辞辛劳率军迎陛下还朝。后来袁术僭越称号,被我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李郭祸乱两京,被我派兵斩杀。眼下西凉贼寇不时骚乱长安,其余各地诸侯蠢蠢欲动,有的甚至暗怀帝志。今日举行夏苗大典,正是为了彰显陛下威仪,震慑天下。陛下有旨,今日夺魁者,赏千金,封亭侯。还请陛下先射,以开启大典。”

        曹操命两人抬来玉雕金弓,亲自奉上。汉献帝接过金弓,却无论如何拉不动,急得直冒汗。曹操嘿嘿一笑,默不作声。张飞瞧出蹊跷,低声道:“大哥,这金弓有点名堂,一般人未必能拉开,曹操这是故意羞辱陛下。”刘备闭目不语,关羽暗暗愤恨。曹操见汉献帝出尽洋相,上前道:“陛下,既然陛下偶感风寒,身体虚弱,不如让微臣代劳?”

        汉献帝面色难看,皱眉质问:“爱卿,天子之事你也可以代劳?”董承忙上前解围:“曹司空,这是狩猎大典,任何人不能替代,否则就是欺神欺天。既然陛下拉不动金弓,为什么不换一把弓箭?”

        曹操大笑道:“陛下身份高贵,自然用玉雕金弓,董国舅难道不知道吗?再说,你说天子之事旁人不能替代,那天子的金弓难道是别的弓箭可以替代的吗?”董承无言以对,气氛顿时尴尬,三人僵持着,汉献帝奋力拉弓,曹操暗暗冷笑,董承怒目望着曹操。

        这时曹操眼神暗递,众武将纷纷下马叩拜,请曹操代行天子事。汉献帝大怒,一把扔掉玉雕金弓,厉声质问:“你们身为大汉臣子,难道要逼宫吗?朕即便命人代行,也该是皇室宗亲。刘皇叔,你是皇室宗亲,可否请你代劳?”

        刘备欣然上前叩拜,“陛下有旨,微臣不敢抗命!”刘备上前拾起玉雕金弓,只觉重百斤以上。冷眼一瞥曹操,轻松拉开了玉雕金弓。刘备平日能引弓两石,这玉雕金弓实在是小意思。台下曹操众将大都面露不屑,嘘声一片。刘备冷笑一声,引弓射箭,一箭射中远处花鹿。张飞大叫一声:“好!”

        曹操双目冒着寒光,台下众将也个个怒目望着刘备。刘备奉还玉雕金弓,汉献帝扬声宣布狩猎大殿开始。但众将都站在台下望着曹操,竟没有人敢动弹。曹操回头嘿嘿一笑,拔出宝剑喊:“众将听着,陛下有旨,夏苗大典即刻开始!”众将这才纷纷领兵散去。

        狩猎大典开始,刘备也领着关羽、张飞前往狩猎。途中关羽趁机低声道:“大哥,何不趁机杀了曹操?曹操羞辱天子,依我看早晚必成祸患!”刘备摇头道:“眼下曹操就坐在陛下身旁,如果咱们杀了曹操,曹操的属下必会趁机斩杀我们,说不定还会斩杀陛下,栽赃给咱们,给你我按上一个弑杀陛下的罪名。何况曹操还没有公然篡位,留着曹操也可以威慑袁绍、袁术等人,以防他们公然称帝。”

        不久狩猎结束,曹操召来众谋士,幽幽道:“你们觉得刘玄德这个人怎么样?”尚书令荀彧一言不发,面色凝重。尚书荀攸一瞥荀彧,也低头不语。军师祭酒郭嘉捋着小胡须,暗暗沉思。唯独东中郎将程昱急切道:“明公,刘备暗藏大志,应该杀了以绝后患!今日夏苗大典,陛下有意借助刘备打压明公,应该趁机斩断羽翼,以免内外勾结,祸起萧墙啊!”

        曹操深吸一口气,抬眼一瞥郭嘉,“奉孝,你的意思呢?”郭嘉摇头道:“中郎将的想法不妥,如今刘备名声在外,平定黄巾,征讨外患,讨伐董卓,攻灭吕布,击破袁术,屡立战功。如果这个时候杀了刘备,明公必定会背负一个杀害贤士的恶名。那么将来仁人志士谁还敢来投奔明公?没有人投奔明公,明公又与谁携手平定天下?杀一人,却令天下人畏惧,这不是明智的选择。”

        程昱冷笑一声,“奉孝这想法是孺子短视,刘备这人潜藏大志,绝不甘心屈居人下。他如今在明公手下,当然夹着尾巴做人。一旦脱离了明公掌控,他就是另一个孙策。明公还记得孙策吗?他之前就是在袁术手下,可最后呢?收取吴会,平定丹阳,割据江东,与袁术反目成仇。何况刘备比孙策更可怕,他为人有谋略,手下关羽、张飞都是万人敌,简直如虎添翼。明公万万不可步了袁术后尘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