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徐徐的穿进城内,直奔骊山书院,有很多贵族人家的子弟,都以能进入骊山书院就读为荣耀,而每年朝廷都会从骊山书院选拔人才入朝为官,或是外放,但是,自骊山书院开创以来,每年都有两个贫困生名额,由地方上选拔上来的生员竞选,这样一来,朝廷任人唯贤,不至于埋没人才,贫寒字弟寒窗苦读数十年,也得到了回报,这便是骊山书院存在与这九州数百年的缘由了。

        到了书院,我与卿宥先去拜见的于老,守门的侍童说于老歇下了,我便与卿宥回了住处。

        卿宥是皇孙,有独立的舍斋,山长一路引着我们去,推开沉重的红木门,看去,院内的风景优美,栽种着一个大的枣树。

        树上开了花,钻出了嫩嫩的鹅黄色的芽儿,一团一簇的小花骨朵都散发出了一股醉人的香味。

        山长安排我们住下,说是明日皇长孙便可以去听课了,要给我们讲了一系列的规矩,日落黄昏的时候,这才走了。

        “阿臻姐,那是什么?”

        我顺着视线看了过去,皇家的人,约莫都没见过吧,失笑片刻,道“那是枣树,九月份会结果,又大又甜的红枣,嘎嘣一口,可脆了。”

        “你吃过?”

        我一愣,想要捏捏他的脸,可想起了他的身份,又讪讪的伸回了手,这时,阿凉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姑娘,都收拾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